从组件的角度看正反馈循环和区块链产业

1/ 华盛顿邮报 2014年的数字表明,如果你的净资产在两千一百万美元以上,那么你就在美国家庭的顶尖的千分之一以上了。考虑到通胀因素,2018年这个数字应当在两千五百万美元以上。
2/ 充满焦虑的创业者和生意人,天天盯着这些数字,每天 all-in 拼命工作,强迫自己长时间做一些不喜欢的事情。
3/
但许多日常事物性的工作,不具有累积效应,不能被重复使用,不能形成正反馈循环,不具有扩展性,充满着浓烈的机会主义的气息。
4/ 不思考方法论的机会主义者是可耻的。
5/ 两千五百万美元,按照时下美国三十年国债利息 3%来计算,一年的现金流也只有七十五万美元。
6/......
1/ 笔者在三年前曾经有写过关于 Netflix 的故事
现在情况有了进一步变化。
2/ Netflix (中文有翻译成 '奈飞'
或者'网飞')全球已经有约一点二亿付费用户,2018年营收预计突破一百五十亿美元,并且计划花费八十亿美元用于原创电影的制作或者收购。
3/ 与之相比, 其它美国影视制作公司 2018年的预算依次是: ESPN 七十五亿, 亚马逊 四十亿, CBS 三十九亿,HBO
二十二亿。
4/ Netflix 2018 年制作的原创电影预计有八十部, 远超其它各大影视公司的原创电影数目。
5/ 全球电影院一年的营收约三百八十亿美元,
6/ 美国电影院全年营......
编者王川按:李培才先生是去年通过加入我的投资俱乐部认识我的。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我觉得他的创业历程非常有趣有启发。在此我把他的交谈的一些内容整理出文字,和读者分享。
王川: 李培才你好。请介绍一下你自己和你的公司。
李培才:我叫李培才,上海挖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我本科是复旦大学的,2008年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硕士毕业。
从我们公司名字可以看出,我们的主要业务是数字货币挖矿。名字的初衷就是让挖矿变得更容易。目前我们公司在四川、云南、内蒙、新疆等地区拥有的大大小小矿厂合计12个,管理矿机约8万台,用电总负荷20万千......
1/ 重要的不仅是赚多少钱,而是以什么方式和过程赚钱。
2/
如果你赚钱的目的是为了臆想中的“经济自由”,为此吃了各种极端的苦头,等达到这种状态,然后几个月无事可做时,很快就会感到极端的枯燥无味。
3/
然后就会深深懊悔当年奋斗过程中的吃的苦,受的委屈和压力的各种不值,然后仅仅是为了摆脱枯燥感,又按照过去的思维逻辑回去做各种曾经做过的事。
4/ 更糟糕的是,大部分人一直为了这个可望不可及的“经济自由”目标,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见不想见的人,
无法享受过程,无法真正深度思考提高. 每天的生活不开心,身体也被高强度的日常工作严重损害。他们永远没......
1/一个贴上同一个标签的群体内,顶尖的 1% 和其余的 99%, 是特性完全不同的个体。二者可以相差十万八千里,差距胜过艾滋病和艾滋海默症的分别.
2/ 一个群体的宏观特性,往往是由顶尖的 1%所决定。顶尖的 1%, 会在群体内外自动地被广泛宣传,比如优秀的个人/成功投资退出的项目,等等。
3/ 但观察者可能会产生错觉,爱屋及乌,把群体的其他 99%和顶尖的 1%混淆起来。每个本属于 99%的创业者都觉得自己是下一个脸书,谷歌,阿里,腾讯 等等。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深深的沮丧.
4/ 群体内平庸的 99%会依靠群体顶尖的 1%的人带来的光环,利用群体的标签,到外面骗吃骗喝骗炮......
(1)
长期在同样物理环境下工作思考,人脑对周边特别熟悉后,很多行为在神经网络中固化了。 这种机制是为了节省能源,类似通用的 GPU 变成为了特定应用而制造的节能的 ASIC,行为变成无意识的. 这个机制的副作用是,时间久了,人情绪开始低落,容易变得烦躁。这个问题,在没有阳光直射或者没有窗户的办公室里,尤其严重.
但是一旦物理环境变了,尤其是不熟悉的环境,需要大脑下意识的接受判断各种新的感知信息,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 dopamine, 让人感到愉悦。 这是支持人们好奇心背后的生理机制,也是为什么人需要定时出去兜风/散散心的重要原因.
(2)
&nbs......
1/ 做过销售的人,都多多少少受过一些培训: 如何聆听和发掘客户的真实需求,如何和客户有效沟通,如何应对客户的反对意见,如何搞定一笔交易,等等.
2/ 能够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的销售人员,被视为最牛的销售和学习的榜样. 人们忘记了:销售的本质,是提供和客户需求相匹配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的成交。
3/ 销售这项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具备扩展性。同样的话,每天说上百遍,口干舌燥,筋疲力竭. 每个客户的背景和需求千差万别,应对的方法技巧也要因人而异.
4/ 实际操作上,你往往会发现,利润最大的客户,往往是不用耗费精力,上来就干柴烈火成交,没有任何废......
1/ 正反馈,就是不断在局部,寻求微小的竞争优势,以较小的投入获得不对称的,较大的回报.
2/ 正反馈循环 (又称 正反馈回路 positive feedback
loop),就是不断把这种局部的正反馈尽量给自动化,系统化.
3/ 获得正反馈循环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增加扩展性 (scalability)
,就是一个产品服务尽可能卖给更多的客户,卖给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客户。扩展性的大小,是区分盈利还是亏损,暴利还是薄利的决定性因素.
4/ 对外建立多维度的,大数量的,高质量的链接, 是增加扩展性的关键.
5/ 移动互联网把全世界连接的结构,数量,通讯速度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且这个趋势还在继......
1/ 普里高津 (比利时科学家, 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关于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之理论模型,对很多社会宏观现象有极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2/ 平衡态或者近平衡态系统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对于外界的输入和扰动,反应是线性的。工薪阶层一分工作获得一分薪水,每年积攒甚少,要打工几十年才勉强依靠社保度过退休岁月。这是一个近平衡态的例子。这也可以看成一种低层面的有序结构.
3/ 远离平衡态的特点,是对外界扰动的反馈是非线性的。这里面最关键一点,是系统的混乱之中,自发涌现出了一个正反馈的循环 (positive feedback loop),使系统加速远离平衡态.
比如化......
1/ 许多日常事务性的工作,一般都是一对一地解决某个具体问题。
2/ 这里最大的问题是:不具有扩展性,也就是所说的 not scalable。 而且工作做完就算完了,无法让工作成果被反复多次为其他人利用。
3/ 有扩展性的工作,意味着你的工作成果可以分享服务给尽可能多的人。这在以前,只有大作家,大画家,歌星,名演员才可以做到。因此这类人往往获得了普通人无法想象的财富。
4/ 互联网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好的产品可以服务于上亿,上十亿的客户,把扩展性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而拥有这些产品的公司,其财富积累更达到了远超歌星演员几个数量级的地步。
</......
1/ 做事有两种风格,目标导向,和过程导向.
2/ 目标导向,适合于战术上的,目标比较明确,有先例可循的事情,这个很好理解.
3/ 过程导向 (process oriented),适合于战略上的,目标方向有很大模糊性的,没有太多先例可循的事情。其特性在于,只要按照一个流程和框架,去摸索去打基础,最终你所希望的战略目标,会自然而然的浮现而唾手可得。 但不能保证具体的时间,也不能保证是按照你所设想的方式.
4/ 常常想把目标导向的习惯,代入到对战略的追求上,然后不断被现实打脸.
5/ 目标导向的误区在于,你追求的目标,可能只是全部客观现实的冰山一......
(1)
我作为八十年代末的大学生,当初本科主修物理,纯粹是一种以出国留学为目的,功利性的,缺乏内在兴趣和好奇心推动的行为. 尽管野蛮暴力的题海战术可以对付应试教育于一时, 但是对许多基本概念实际是模糊的,甚至严重缺失. 而对物理研究的历史, 人们如何不断提升对于复杂客观世界之理解的曲折过程,是非常无知的。
现在有了闲,对于功利的需求不那么强烈后,发现物理研究是一个非常有趣,值得深入思考, 并可以帮助指导实践的东西.
傅渥成同学 (真名唐乾元,南京大学物理博士,知名科学科普博主, 现为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
最近几天阅读了 Niall Ferguson: The square and the tower 和 Richard Koch: Superconnect 两本书,颇有共鸣,有感而发。
1/ 人际关系分强关系 (家人亲戚,好友,同学) 和弱关系 (一面之缘,点头之交,甚至网上神交 )
2/ 由于我们和强关系的朋友拥有类似的背景/经历/环境,反而彼此之间更难增加新的价值。而弱关系比强关系有更大概率带来新知识,新机会,
创新。
3/ 弱关系是连接不同社群的重要桥梁,是促成信息的病毒式传播的关键所在。
4/ 缺乏弱关系的人,观点视野非常狭隘,缺乏对其它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的理解。长期不利于其生存。
5/ 如果没有弱......
0/ 生活中,不同宏观和微观尺度下,各种不对称性,无处不在.
1/ 损失有限,但是回报可能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好投资,就是投资中的不对称性.
2/ 网易,新浪和搜狐在 2001-2002年时股价接近甚至低于账面上的现金,随后转型进入游戏和短信行业,业绩开始迅速增长. 投资者此时入场, 就是不对称性的例子之一.
3/ 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底部时,很多垃圾债券利率超过 20%,潜在回报远大于违约风险之损失,这是不对称性的例子之二.
4/ 单兵作战力相同时,群体战斗力和人数平方成正比,三人打一人的实际战斗力对比是九比一。这是不对称性的例子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