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是七月四日,美国独立宣言发布日, 也是美国国庆日。二十四年前的今天,我从上海飞到美国的罗切斯特大学攻读材料学博士学位。那一年我十八岁。那一天开始,我彻底离开了父母的财政支持,要为自己的独立生活全面负责了.

 

实话说,我当时对出国留学后的路线图,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只是隐约地觉得,攻读博士学位,然后自然会发大财,过更好生活.

 

但是后来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和我想象的很不一样。为了争取财务自由,很长时间,我做的都不是我自己特别喜欢,特别着迷要做的事,因此颇觉不爽.

 

应该说,我们同期的七零后,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从记事起,中国就开始改革开放,迅速发展。1978年中国开了一个全国科学大会,从79-83年之间在中国兴起一股科幻小说热。那时候我读了大量科幻小说, 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丢了鼻子以后, 黑影. 还记得看过一部科幻题材的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家里订阅了"我们爱科学","少年科学画报"的月刊,我每期必看,长时间沉浸在对科幻未来的美好憧憬之中。

但严格地说,那种憧憬大多属于科学意淫,因为你不需要为你的想象负责,你也不用思考如何在工程技术上实现那些荒诞不经的想象. 而没有任何痛苦的快乐,其实都是耍流氓.

 

在现实生活中,你必须冷静地面对解决一个个技术细节问题,要先读书,然后找工作,然后创业,经过无数挫折,希望可以挣更多钱。这个过程中,你往往被迫长时间做一些自己并不是特别喜欢的事.

 

在追逐金钱的游戏告一段落后, 我开始思考一些问题: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我如果有了比现在多十倍的钱,我会做什么?

 

如果那些事,我现在就可以做,为什么不现在就做?如果有些事情,不是一个人的财力可以做到,为什么不可以号召有财力的个人和公司一起协作,去完成?

 

如果可以获得资金支持,现在就做有巨大价值,而且是自己想做的事情,为什么当初要处心积虑地为攒钱而做自己并不喜欢的事?

 

关于不忘初心,我想起一个故事.

 

话说六百多年前,明成祖朱棣和自己的侄子建文帝,为争夺王位,靖难之役打了三年多。双方在山东的济南和德州一带成胶着状态。最后建文帝宫中苦其久矣的太监通风报信,南京防守极为空虚,燕王你快来吧!朱棣大喜: 臭小子,叔不和你在山东耗着了!

 

他绕过山东直扑金陵,五个月后一举拿下.

 

本着没有地图的历史就是耍流氓的原则,下面附上一张当时双方几次对攻的地图.

这个故事给我的教训是:

 

第一,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不要在日常事务的忙碌中忘却了战略的思考。 要天天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别的路,可以帮你更快地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第二个教训则是,为人不要太严苛,像建文帝那样。你已经把太监做人的基本幸福生活的权力剥夺了,还把他们欺压得喘不过气来,不许太监读书认字,稍微有点犯规就猛揍屁股,那人家有二心也就是必然的了.

 

那么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忘初心,是什么意思呢?

 

硅谷的钢铁侠,特斯拉的总裁Elon Musk 正在追求能源革命,移民火星的火箭发射技术。我敬佩他的雄心和实干,但我认为,他所追求的,还不是目前最最重要的东西.

 

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忘初心是,在追求财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健康的追求,对人脑和意识的深层机制的研究的追求,对生命无限延长的可能的追求, 以及对科技进步打开的无限可能的追求.

 

而且在探索追求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只要你努力真正地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价值,财富其实很容易自然而然的到来.

 

从未对衰老有近距离体验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健康失去, 身体衰老之后的切肤之痛.

 

自媒体作家陈湘鹏(公众号:作家树)在他的文章衰老里这样写道:

 

肺活量从20岁起开始缓慢下降,到了40岁,一些人就开始气喘吁吁。30岁时,男性每次呼吸会吸入946毫升空气,70岁,这一数字降至473毫升.

 

40岁后,神经细胞将以每天1万个的速度递减,从而对记忆力及大脑功能造成影响.


40岁时心脏开始衰老。随着身体日益变老,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的效率也开始降低.


眼睛在40岁开始衰老。近距离观察事物会非常费劲。接着,眼睛适应不同强度光的能力降低,对闪耀光更敏感.


肾于50岁开始衰老。肾滤过率从50岁开始减少,后果是人失去了夜间憋尿的功能,需要多次跑卫生间.


50岁时,前列腺增生困扰着半数以上男子。正常的前列腺大小有如一个胡桃,增生的前列腺有一个橘子那么大.


55岁左右听力开始衰老。60多岁以上的人耳道壁变薄、耳膜增厚、听高频度声音变得吃力,所以在人多嘈杂的地方,交流十分困难,半数以上患有老年性耳聋.

 

60岁后味觉和嗅觉逐渐衰退。65岁后,我们的声音会变得轻声细气,且越来越沙哑.

 

岁月的变化引起脑功能降低和丧失,老人会滑入一个充满幻觉,妄想,徘徊,无兴趣和易兴奋怪诞的世界里. 一位老人半夜起床告诉护工'儿媳妇偷钱了'... 另一位老人每天都会叫嚷 '我的饭里放毒了'.还有人会忘记已经进食,再三要求进餐。一些老人望着窗外的空地,认为'有人在那里',并且与窗外的人开始谈话。还有一些老人则具有攻击性行为,会踢打自己的亲”.

 

 

即使你重视身体健康,当你65岁自以为攒足了金钱可以退休时,上面就是你将面临的窘境.

 

如果你不注意健康只是透支体力想埋头挣钱,那你可能根本就熬不到65岁.

 

今天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觉得这一切离你很遥远?送你一首诗:三十八年,弹指一挥间”.

 

如果新的技术可以让你保留你的知识和经验,但是年轻十岁, 你愿意出多大的价钱获得这个东西?你愿意放弃所有的财产身家吗?

 

我愿意。我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做了个简单的调查,上百个人也表示愿意.

 

本着“没有时间表和路线图的预测就是意淫的原则,让我来先非常粗略地介绍一下未来三十年医学和生物制药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几个研究方向和相关机构, 人士。里面有些人和项目是非常有争议的,可能日后会被证伪,但被证伪之前,任何尝试都不必轻视。要知道,当年青霉素的发现,本身就是一个实验错误导致的.

 

2000年在剑桥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的英国人 Aubrey de Grey 无疑是这个行业的非主流异类。他本科学的是计算机,但后来对抗衰老的研究产生浓厚兴趣,著书立说。Grey母亲去世后,他继承了一千多万美元的遗产,他也先后获得一些机构个人(包括 Peter Thiel )的捐赠,2009年搬到硅谷的山景城设立了自己研究基金会的办公室.

 

他的抗衰老研究的核心思想是,人体的衰老来自于成年累月的细胞,基因的损伤,如果我们可以在微观上不断地修补这些损伤,就可以迟滞衰老的速度,直到有一天,更新的技术出现,甚至可以让我们逆转衰老.

 

Grey 的理论,逆转衰老研究的第一步曲是修复基因和细胞变异,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修复染色体变异: 通过基因治疗方法,删除掉体内有害的变异的基因.

2. 激活体内免疫机制,让它可以识别已经有毒的细胞,并且将其摧毁.

3. 修复细胞线粒体的突变:可以把线粒体的基因移到细胞核内,这样可以保护其免受突变的风险.

4. 干细胞技术:用于培养组织和器官的重新生长

 

理论家Grey, 受到一些主流科学家的鄙视。许多人认为他出身于电脑行业,从未真正下过实验室,完全是痴人说梦。2005MIT 一些科学家悬赏两万美元征求分子生物学家来证明 de Grey 的理论是一派胡言。双方辩论结果是既不能证伪,也不能用当时的科技来验证。最后不了了之.

 

在这个问题上,我最近请教了一位自号端木姑娘的生物医药界的专家。她的评论是这样的:

 

1. 基因治疗:基因质量目前为止还不够安全,有不少临床试验的候选者,但是由于调控困难(一旦打开很难关掉),应用暂时不如大分子或者小分子药物。就算是基因缺失的疾病,比如凝血障碍(hemophila) 都暂时还是使用蛋白质替换治疗方法,而不是加入基因就完事了。目测还要15-20年.

 

2. 激活免疫体制: 这个是可行的,最近十年也非常火。 Amgen 最近花了一大笔钱买了 Micromet,第一个 Bispecific T-cell Engager (BITE) 去年被批准了,就是激活淋巴细胞用来攻击癌细胞。潜在问题是免疫系统非常复杂,副作用是需要时间检验的.

 

3. 干细胞技术:这个领域发展非常快,但是在工业界的成就还不是那么明显。硅谷有个做干细胞的公司Geron, 他们之前做过第一个胚胎干细胞的临床实验用于脊柱损伤,不过2012年他们裁了一大批人,也停止了项目,看来还没有成熟。以前有眼睛的黄斑病 AMD 也有公司想移植干细胞来治疗,也进入临床了,即使成功,也至少要5-8 年才会上市。目测干细胞技术成熟也需要 15-20年.

 

同时曾获得过 Peter Thiel 资助的, 还有在硅谷北边的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 的 Cynthia Kenyon 教授。 Kenyon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研究衰老,1993年她的团队发现,如果改变线虫的一种叫做 daf-2 的基因,可以使其寿命加倍.

之后别的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类似的基因变异可以增加果蝇和老鼠的寿命。那么,是否可以通过对人体内的类似基因改造,延年益寿呢?

 

Kenyon 在2011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中介绍,她正在研究如何通过小分子药物激活人体的一种叫做 FOXO3A 的蛋白质,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2014 年四月,Kenyon离开UCSF, 加入谷歌新成立的生物科技公司 Calico,头衔是衰老研究的副总裁.

 

Calico 是谷歌出资支持的生物科技公司,成立于2013年九月,公司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衰老和相关疾病的挑战。现任CEO 是生物医药界的 大佬 ArthurLevinson. Levinson 同时也是生物制药公司巨头 Genentech 和苹果公司的董事长.

 

Calico 和制药公司Abbvie 2014年九月达成协议,各自注资两亿五千万美元,在硅谷设立研发中心,专门研究治疗和衰老有关的疾病。

 

科技巨头的大量资金注入,昭示着抗衰老研究的新时代来临了。

 

(未完待续)

 

如果你做的工作,研究是在生物制药,人工智能和相关的方向上,和我联系 (微信号 9935070),把你的故事和想法我分享,我来帮你写下来,发出去,帮你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我会继续钻研撰写这个方向上的深度分析文章。这是未来六十年最重要的事。也许有一天,突然会像六百年前的朱棣老师一样顿悟,找到一个通往奇点的捷径呢?

 

作者简介:王川,投资人,中科大少年班校友,现居加州硅谷。 个人微信号 9935070, 公众号investguru,新浪微博是 硅谷王川谈投资",电邮chuan.wangel@gmail.com,知乎专栏 “兵无常势”。文章表达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所述资产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话题:



0

推荐

王川

王川

212篇文章 1年前更新

1987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93年获得罗切斯特大学材料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乔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硕士学位,2008年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金融工程硕士班学习。1994年底开始在北加州硅谷地区工作至今,经验跨越软件设计,房产融资,股票,债券和高科技初创公司天使投资。 王川现在专注个人投资,个人微信号 9935070, 公众号 investguru。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