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王川按:本文作者李逍遥,是我的投资俱乐部成员。他的公众号是 "赛诺资本",电子邮件是 info@sino-capital.co.uk。 本文经李逍遥君授权转发。这篇文章是李君的又一篇力作,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创新,你也许不一定完全同意他的观点,但是此文一定会激起你对创新的深层思考.)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创新有创新之道,遵循之,则企业生,杵逆之,则企业死。
企业因何创新?创新能带来益处几何?
诸位纷纷去创新,无非是看到了一些靠创新成为高富帅并赚了大钱的企业,诸如苹果,谷歌,华为之列。
如果创新之企业,都在做赔本生意,花了大钱创新之后反而亏损甚至关门大吉,那么股东还会同意再去创新吗?那么创新说到底还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
更进一步说,国家层面的基础科研创新,也是为了在未来占据市场制高点,直接获取高额利润或者建立政治军事乃至文化等优势来间接获取利润;其后才能用这些利润,继续投入新的创新乃至产业升级,只是国家财力雄厚,可以支持暂时无法转化的基础性创新。所以国家层面的支持创新,本质上依然是为了利润,继而提升综合国力。
创新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没有获取利润的创新,我们姑且称之为暂时失败的创新,说他暂时,是因为他也有可能像液晶技术一样,发明几十年后才被人大规模应用。但既然创新是前所未有,失败就不可避免;然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不可不提:那就是,综合起见,如果成功的利润不能覆盖失败的亏损,那么创新就不可持续,发展也无法持续。
我们看下松下集团,其在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带领下,曾经大创辉煌。其投入巨额资金去研发和创新,被大家一度视为榜样和楷模。松下在等离子显示屏上有核心技术,重金打造了数条等离子电视生产线。结果人算不如天算,最终是液晶显示技术胜出,松下押错宝导致巨额亏损了上百亿美金,不得不关闭了所有的等离子生产线。继而股票价格大跌,甚至一度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险些丧失了进一步创新的能力和动力。
由此我们就导出了创新的第一条定律:
创新第一定律: 创新是为了获取利润,也必须依存于利润才能进一步创新。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直接,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时常有人忘记了这个初衷而如赌徒一样不计成本的去创新而最终导致幻灭,所以逍遥君把他当做第一定律来列出。
进一步来问,创新为何能带来利润?创新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回到商业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如果你想要获取超过市场平均的利润,那么你就必须拥有超过市场平均的优势。如果你缺少优势,你只能降到跟竞争对手一样的价格甚至更低才行。
然而如果创新成功,你自然是掌握了一个独门绝技;即使是门槛不太高的微创新和模式创新,如果你最先这么做了,也立即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优势,如果你又不犯大的错误,很有可能会迅速先把市场占领。
而以上这些,其实都是核心竞争力的范畴。
如此,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手段良多,为何大家现在越来越强调创新了呢?逍遥君认为,当今世界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发达,科技进步,世界变得更加扁平化;以前一些靠信息不对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就能建立的核心竞争力,现在不如以前那么管用了。
自此我们推导出了创新的第二条定律:
创新第二定律:创新的本质是获取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好了,既然创新这么好,大家纷纷创新就可以了,为何我们看到很多创新的创业公司纷纷倒闭,而江湖上有“山寨之王”美称的腾讯却越活越滋润,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直逼微软谷歌了呢,这不科学啊?
我们先回到第一点:创新既然需要服从于利润,那么就存在一个投资回报率的问题。那么创新和山寨,到底哪个的投资回报率更高呢?
大部分人都会立即回答创新,其实不一定。逍遥君认为你这是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揍:在不少情况下,山寨的投资回报率更高,这是有他的经济学原理的:
首先,创新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的投入,山寨由于省去了这部分投入,总体投资要低的多。
其次,创新投入了这么大,风险其实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事实上创新失败的可能性是极高的;而山寨呢,由于是复制已经证明成功了的创新,风险反而是很低的。
大家看到华为等公司靠创新到国际市场分了一杯羹,可是大家不能只见树叶,不见森林。当年跟华为竞争的公司哪个不强调创新呢?但他们如今很多却是伤痕累累甚至关门大吉,从整个行业来看,回报率并不见得有多高。
美国上世纪的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是个传奇人物,他曾经做成功了两件难事:第一他成为了世界首富,第二他长寿的活到了98岁,(其子也刚过百岁生日)。洛克菲勒有句名言:“打先锋的赚不到钱。”因为打先锋的就好比趟路,等你趟完了各个沼泽陷阱,经历了九死一生,而你这时的精力和资源也几乎用尽了。如果这时有别人跟上,最终摘果子的可不见得是趟路的人。
这其实也是腾讯成功的秘诀:跟随战略。
跟随也不是随便跟随,腾讯的跟随战略,大部分情况下是对成功的应用型创新进行模式的跟随。模式很难用专利来保护,你的车有四个轮子,我的车难道就不行了吗?如果再加上一些小改动和微创新,挟上QQ超大的用户规模,腾讯的新产品在一个已经证明是成功的道路上就能迅速做起来了。
跟随战略实现了低风险和高回报,腾讯的成功也证明这也是非常有效的套路。
那么,像华为这样走贸工技路子的,靠代理和山寨起家,但现在已经实现了局部领先,有些领域连思科和高通也都还没研究出来,山寨无门了可如何是好呢?
没办法,既然没有低投资低风险的山寨和跟随战略,那就只有选择高投资高风险的创新了。
这个有点像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我们学习牛顿三大定律,可能只需要半天时间;但是如果你出生在荒岛上,即便是绝顶聪明,想要从头推导这些定理出来也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
好在当你山寨无门,能够开始创新的时候,你已经位于竞争的前列,没有多少人跟你竞争了。所以虽然你失败的可能很大,别人失败的可能性比你更大。怎么听起来像是比烂了呢?事实确实就是这样,但好在创新的时候,决定你风险的并不是你自己的创新失败,这个因素对大家都存在,而是你的竞争对手是否比你更早突破。你一旦路子走对首先成功了,短时间内是毫无对手的,加上一定的专利保护,就能迅速获得高额的利润,并推动进一步创新拉大跟竞争对手的差距。
所以山寨和跟随就好像是走平路,创新就是平路走到了头,只能开始登山,平路走起来更快,但是登山可以看的更高。不过如果这边明明有平路,你非要绕道往山上爬,就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了,逍遥君称之为过早创新。
日本和德国制造,也都曾经是山寨和质量低劣的代名词,他们当时去急于创新了吗?可能有这个想法,但行动上他们还是继续加快山寨,直到山寨的水平跟当时的英美一样了,才开始去创新。
于是我们得出来了创新的第三条定律:
创新第三定律:创新讲究时机,其和山寨有一个平衡点,没有达到平衡点就去创新,投资回报率反而低。反之创新的回报率就高。
进入的时机不同,即使做的事情完全一样,结果也会大有不同。
可能又要有人说了,好么,我们如果技术领先了,开始创新了,甚至有朝一日超过欧美了,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欧美反过来,山寨我们怎么办?我们到纽约高法打官司,强龙也压不过地头蛇啊?
回到这个问题就需要进入了下一个更有意思的话题,山寨的本质是什么?
有人说了,山寨还用问吗,不就是厚着脸皮拷贝照抄吗?
问题是,照抄是否有那么容易呢?非洲人工便宜,怎么不见他们去山寨呢?
逍遥君认为,山寨的本质,是低成本把别人的创新迅速铺开到市场的能力。
大家不要小看山寨这两个条件:低成本,迅速铺开,可不是一件比创新更容易的事,有时候甚至比创新更难。欧美的制造业已经大幅萎缩,想要迅速铺开市场,有这个产能吗?有这个全套的供应链吗?有这么多勤劳聪明又加班加点无怨言又不爱罢工的劳动力吗?有大批量外贸的渠道和基础设施吗?电力和其他能源足够吗?要知道美国彼此隔离各自为政的脆弱电网,刮个台风都曾经停电一个月,开苹果代工厂的话岂不要亏惨了吗?
答案是很多都没有,至于像印度这种国家就更不用提了,基本的工业体系根本就还没建立,全国连像样的高速公路都没有几条。
那么没有这些条件的话,你拿什么来山寨我呢,毕竟创新有时候拍拍脑袋还是可以想出来点子的。所以山寨也是竞争力,在工业化初期甚至是核心竞争力,虽然他被很多人所不齿。
那么,创新是否可以跟山寨合于一体呢?
我们先回顾下山寨的本质:山寨的本质,是低成本把别人的创新迅速铺开到市场的能力。那么,如果你有了低成本把自己的创新迅速铺开到市场的能力会如何呢?也就是说你自己创新完,又迅速低成本的把市场铺开,那别人还有什么必要去山寨你呢?即便山寨也山寨不过啊,这还真是好比练就了吸星大法,高低通吃,所向披靡了。
所以下面我们得出来了一条推论:
推论一:创新要与实体产业相结合,才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被山寨。
下面我们继续推论,什么情况下才会山无可寨呢?答案当然是等你已经实现了全球科技领先的时候了。那么谁的科学技术目前在全球领先呢?当然是欧美发达国家了。那么欧美发达国家,是否可以选择我们说的投资回报率更高的山寨或者跟随呢?答案当然是不行了,低成本和迅速两条,他们都满足不了啊!
那么他们是否能够创新和产业相结合练就吸星大法呢?有一部分是可以的,但是因为去工业化,很多产业是做不到了。
那么欧美只能去搞搞创新了。
市场的力量,会教育和逼迫所有的人去顺应市场。前面一段A股牛市,连卖香蕉的小贩都在小车上摆了电脑看K线图,有人强迫他去研究股票吗?但他确实发愤钻研,连做生意时候都在研究啊!
这就是市场的魔力。
同样的,欧美高端的市场定位,决定了他们只有靠创新才最有钱赚,他们的人民,就自发的像卖水果的小贩去关注股票一样,去关注创新,自然就会在创新上出成果。
说到这里,有很多人会表示不同意见,说欧美之所有有创新,是他们从小就有素质教育啊,他们长大了也是创新教育啊,中国的填鸭式教育完全没法比啊!
逍遥君认为,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假设这个卖香蕉的小贩上学时候接受了超前教育,系统学习了股票知识,学的好不好姑且不论,到了这把年纪估计也全都忘光了。而最近的一个牛市,却让无数小贩加各种大爷大妈都废寝忘食的开始恶补股票知识了。显然教育的推动力,远远赶不上市场的推动力。
欧美创新其实是基于历史的科技沉淀,加上人工的高成本,想要赚大钱来维持他们的生活水平,只有创新一条路了。所以是经济规律强迫他们去往高处走,就像经济规律强迫发展中国家从山寨做起一样。
欧美的中小学教育,据逍遥君所知曾经是非常严格的;但现如今推广“素质教育”,居然连乘法口诀都取消了,下午两三点就放学。导致很多成年人如果没有计算器就答不出来4x6等于几,首相卡梅伦前一段时间被问到8x9的基本乘法居然不敢作答,左顾而言他。
这样的基础教育,即使在某些地方确实有过人之处,但总体上怎么能跟中国的相比呢?不久前的比萨(PISA)国际教育测试,结果让大家大跌眼镜啊:中国学生的各项素质是遥遥领先于欧美的同龄人啊!而基本的数学,阅读,逻辑分析等能力,都是创新的基础。
连英国人自己都意识到了他们基础教育的不足,甚至最近从中国引进了5名教师来按中国的方式来教学,这个行动已经非常明显的表明了西方社会对当今教育的反思。
至此我们得到了第二条推论,也是逍遥君认为的一个被广泛误读的命题:
推论二:欧美创新多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国际产业的高端定位,而并非源自于创新教育。
当然教育也会根据当前社会的主流市场而做相应的调整,但归根结底还是由市场所决定的。
总结
从经济学原理上来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产业如果尚未达到需要创新的地步,硬去要创新反而是拔苗助长。非洲如果要工业化,首先引进的应该是中国的衬衣袜子等生产设备,你非要非洲人民全力去创新,研究工业4.0,恐怕是经济只会更加倒退。
创新也不是万灵药,如果有人做企业言必称创新,甚至把创新当做宗教去信仰,有朝一日他很可能会像堂吉诃德一样骑马持矛,被这个信仰卷入滚滚的风车。
另外,本文主要谈商业创新,个体和学术等创新很多跟求知欲和兴趣爱好等因素相关,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本文由公众号"赛诺资本"的李逍遥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投资和事业发展的路上如何集思广益,举重若轻?欢迎加入王川的投资俱乐部,这是一个凝聚来自世界四大洲各行各业精英的高端社区,年费三千二百美元,现在有四十多名小伙伴了,有意入会者请和王川 (微信号: 9935070) 直接联系。我和其他会员,会和你深度交流更多投资和商业的经验教训。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