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8年03月31日 07:11

从选择权看“心灵自由”和“经济自由” (一)

1/ 重要的不仅是赚多少钱,而是以什么方式和过程赚钱


2/ 如果你赚钱的目的是为了臆想中的“经济自由”,为此吃了各种极端的苦头,等达到这种状态,然后几个月无事可做时,很快就会感到极端的枯燥无味

3/ 然后就会深深懊悔当年奋斗过程中的吃的苦,受的委屈和压力的各种不值,然后仅仅是为了摆脱枯燥感,又按照过去的思维逻辑回去做各种曾经做过的事。

4/ 更糟糕的是,大部分人一直为了这个可望不可及的“经济自由”目...




阅读全文>>
2018年03月29日 12:26

为何大多数商务社交活动是“彩票型机会主义”

1/ 商务社交活动,意指一大堆彼此陌生的专业人士,在一起聚会/聊天/交流,寻求发展各类关系.   2/ 很多人对这类活动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以为可以认识什么人,帮忙找到工作,拉到新的生意或者投资,等等.   3/ 但是这种交流方式,效率其实非常低下.   4/ 效率低下的第一个原因是,需要主动打破冷场,和陌生人开口搭讪.   5/ 效率低下的第二个原因,是对于每个陌生人你都要重复介绍自己。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在做...
阅读全文>>
2018年03月28日 07:11

论“非常挑剔”和“非常自由”

1/ 这个世界的区分,不是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区分,而是千分之一和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区分。   2/ 纽约股市和纳斯达克上面有接近七千家公司,如果你非常挑剔,强迫自己千里挑一,那么就会强迫自己不在平庸的公司上浪费时间,就不会每天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对于外界的各种噪音都迅速反应。   3/ 有统计数字显示,许多国家周一早上心脏病发作几率高。主要原因是人们上班后,要去面临解决各种紧急情况, 要去救火,要去和那...
阅读全文>>
2018年03月23日 13:46

论1%和99%

1/一个贴上同一个标签的群体内,顶尖的 1% 和其余的 99%, 是特性完全不同的个体。二者可以相差十万八千里,差距胜过艾滋病和艾滋海默症的分别.

 

2/ 一个群体的宏观特性,往往是由顶尖的 1%所决定。顶尖的 1%, 会在群体内外自动地被广泛宣传,比如优秀的个人/成功投资退出的项目,等等。

 

3/ 但观察者可能会产生错觉,爱屋及乌,把群体的其他 99%和顶尖的 1%混淆起来。每个本属于 99%的创业者都觉得自己是下一个脸书...

阅读全文>>
2018年03月22日 13:53

为什么特斯拉可以预防忧郁症

为什么特斯拉可以预防忧郁症

(1)

 

长期在同样物理环境下工作思考,人脑对周边特别熟悉后,很多行为在神经网络中固化了。 这种机制是为了节省能源,类似通用的 GPU 变成为了特定应用而制造的节能的 ASIC,行为变成无意识的. 这个机制的副作用是,时间久了,人情绪开始低落,容易变得烦躁。这个问题,在没有阳光直射或者没有窗户的办公室里,尤其严重.

 

但是一旦物理环境变了,尤其是不熟悉的环境,需要大脑下意识的接受判断各种新的感知信息,大...

阅读全文>>
2018年03月20日 12:58

从交易的“干柴烈火度” 看扩展性和正反馈循环(二)

1/ 做过销售的人,都多多少少受过一些培训: 如何聆听和发掘客户的真实需求,如何和客户有效沟通,如何应对客户的反对意见,如何搞定一笔交易,等等.

 

2/ 能够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的销售人员,被视为最牛的销售和学习的榜样. 人们忘记了:销售的本质,是提供和客户需求相匹配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的成交。

 

3/ 销售这项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具备扩展性。同样的话,每天说上百遍,口干舌燥,筋疲力竭. 每个客户的背...

阅读全文>>
2018年03月16日 07:05

再论区块链和“正反馈循环”

再论区块链和“正反馈循环”

1/ 正反馈,就是不断在局部,寻求微小的竞争优势,以较小的投入获得不对称的,较大的回报.


2/ 正反馈循环 (又称 正反馈回路 positive feedback loop),就是不断把这种局部的正反馈尽量给自动化,系统化.

3/ 获得正反馈循环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增加扩展性 (scalability) ,就是一个产品服务尽可能卖给更多的客户,卖给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客户。扩展性的大小,是区分盈利还是亏损,暴利还是薄利的决定性因素.

4/ 对...




阅读全文>>
2018年03月13日 07:10

论“正反馈循环”和“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一)

论“正反馈循环”和“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一)

1/ 普里高津 (比利时科学家, 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关于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之理论模型,对很多社会宏观现象有极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2/ 平衡态或者近平衡态系统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于外界的输入和扰动,反应是线性的。工薪阶层一分工作获得一分薪水,每年积攒甚少,要打工几十年才勉强依靠社保度过退休岁月。这是一个近平衡态的例子。这也可以看成一种低层面的有序结构.

 

3/ 远离平衡态的特点,是对外界...

阅读全文>>
2018年03月07日 13:29

论“扩展性” (一)

1/ 许多日常事务性的工作,一般都是一对一地解决某个具体问题。

 

2/ 这里最大的问题是:不具有扩展性,也就是所说的 not scalable。 而且工作做完就算完了,无法让工作成果被反复多次为其他人利用。

 

3/ 有扩展性的工作,意味着你的工作成果可以分享服务给尽可能多的人。这在以前,只有大作家,大画家,歌星,名演员才可以做到。因此这类人往往获得了普通人无法想象的财富。

 

4/ 互联网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好的...

阅读全文>>
2018年02月28日 11:14

论“目标导向”和“过程导向”

1/ 做事有两种风格,目标导向,和过程导向.

 

2/ 目标导向,适合于战术上的,目标比较明确,有先例可循的事情,这个很好理解.

 

3/ 过程导向 (process oriented),适合于战略上的,目标方向有很大模糊性的,没有太多先例可循的事情。其特性在于,只要按照一个流程和框架,去摸索去打基础,最终你所希望的战略目标,会自然而然的浮现而唾手可得。 但不能保证具体的时间,也不能保证是按照你所设想的方式.

 

4/ 常常...

阅读全文>>
2018年02月13日 08:11

推荐傅渥成同学的新书: “演生” (Emergence)

 

    (1)

 

我作为八十年代末的大学生,当初本科主修物理,纯粹是一种以出国留学为目的,功利性的,缺乏内在兴趣和好奇心推动的行为. 尽管野蛮暴力的题海战术可以对付应试教育于一时, 但是对许多基本概念实际是模糊的,甚至严重缺失. 而对物理研究的历史, 人们如何不断提升对于复杂客观世界之理解的曲折过程,是非常无知的。

 

现在有了闲,对于功利的需求不那么强烈后,发现物理研究是一个非常有趣,值得深入思考...

阅读全文>>
2018年02月05日 11:04

论弱关系的重要性——反脆弱的随想(四)

最近几天阅读了 Niall Ferguson: The square and the tower 和 Richard Koch: Superconnect 两本书,颇有共鸣,有感而发。

 

1/ 人际关系分强关系 (家人亲戚,好友,同学) 和弱关系 (一面之缘,点头之交,甚至网上神交 )

2/ 由于我们和强关系的朋友拥有类似的背景/经历/环境,反而彼此之间更难增加新的价值。而弱关系比强关系有更大概率带来新知识,新机会, 创新

3/ 弱关系是连接不同社群的重要桥梁,是促成信息的病...



阅读全文>>
2018年01月31日 08:00

无处不在的不对称性——反脆弱的随想(三)

无处不在的不对称性——反脆弱的随想(三)

0/ 生活中,不同宏观和微观尺度下,各种不对称性,无处不在.

 

1/ 损失有限,但是回报可能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好投资,就是投资中的不对称性.

 

2/ 网易,新浪和搜狐在 2001-2002年时股价接近甚至低于账面上的现金,随后转型进入游戏和短信行业,业绩开始迅速增长. 投资者此时入场, 就是不对称性的例子之一.

 

3/ 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底部时,很多垃圾债券利率超过 20%,潜在回报远大于违约风险之损失,这是不对称...

阅读全文>>
2018年01月18日 14:06

区块链技术的终局是什么?(一)

区块链技术的终局是什么?(一) (1)   巴菲特老师曾说,”一个男人最大的噩梦,就是发现隔壁老王突然一夜暴富".   这就是所谓的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 害怕错过机会). 看到周围的朋友邻居突然炒币后吹嘘自己财富自由了,而自己仍然一穷二白,人性的生理本能是要立刻简单模仿,希望也能跟着迅速发财.   98/99年互联网泡沫期间的投机者,绝大部分人到 2002年时的回报是亏损掉一半以上的资本。这就是在 FOMO 压力下多数人的终局.   克制 FOM...
阅读全文>>
2018年01月16日 16:55

比特币支付费用为什么这么高?

比特币支付费用为什么这么高? 1.一个典型的比特币支付交易的字符串,分为三个部分:   开头和结尾: 10 个字节 输入地址:   148 个字节左右 ( 每个有余额的地址也称作 UTXO )  输出地址:   34  个字节左右  (通常付完钱后余额会转到新的地址,所以一笔交易会有两个输出地址) 普通交易的字符串大小为 10 + 148 + 34x2 = 226 个字节   2.通过交易所转币,由于支付来源可能出自多个 UXTO, 每个 UTXO 增加 148 个字节, 如果输入的 UTXO 地址超过...
阅读全文>>
2017年12月25日 14:06

适应度地形和模拟退火 | 范式转移的随想 (五)

适应度地形和模拟退火 | 范式转移的随想 (五) 1.适应度地形 (fitness landscape),在不同的微观和宏观尺度上都有体现.   2.传统的分子生物学中的适应度地形的概念,是指在基因型 (genotype) 层面的突变,对物种在环境中的生存适应度的影响. 3.老虎和狮子因为肌肉的健壮和牙齿的锋利,曾经站在陆地生物中的适应度地形的顶峰.   4.但是智人通过语言的沟通,实现大规模群体合作,达到一个新的适应度地形的高峰,而把狮子老虎关到笼子里了.这就是适应度地形里的范式转...
阅读全文>>
2017年11月10日 13:47

反脆弱的随想(二)——机会成本和选择权

反脆弱的随想(二)——机会成本和选择权 1.机会成本这个词有点拗口,其实用大白话说,就是因为有很多选择,所以只选最好的.   2.有很多选择,换个角度看,就是反脆弱的,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3.投资上如何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就是要看很多案例。   4.别人看到同样的事,做出和你不同的选择,可能是因为彼此的机会成本不一样。   5.很多人投资从不考虑机会成本,见到一个,拍脑袋就上。   6.巴菲特说,非常成功的人,几乎对所有的事说不。   7.但...
阅读全文>>
2017年11月06日 16:16

范式转移的随想(四)

范式转移的随想(四) ——论移动屁股和改变脑袋的艺术   1. 范式转移时, 投资者要跟上形势,修正思维框架,需要补充很多知识,越过很高的壁垒.   2. 如何区分噪音和有效信号?如何区分伪范式转移,和真范式转移?   3. 当你看到一个新东西的时候,大脑根据过去的经验,对其未来发展做个预测.   4. 如果你起初不看好的东西,后续发展比预期的好,那么就要警惕.   5. 如果这个你不看好的东西,一而再,再而三的超越你的预期,那么有可...
阅读全文>>
2017年10月18日 14:49

范式转移的随想(三)

范式转移的随想(三) 1.范式转移中胜出的公司,往往是其组织架构,公司文化,员工技能和商业模式等等最能适应新的范式下的生态环境的全新的公司.   2.互联网时代胜出的新公司,除了微软以外,谷歌、亚马逊、Ebay、腾讯、阿里 等等都是完全不同的新公司,新模式.   3.大公司面对范式转移的反应,大多是在老的范式下的削足适履.   4.这种削足适履表现之一,是在老的技术框架下修修补补,把技术指标压榨到极限,来应付新范式的挑战. 直到技术极...
阅读全文>>
2017年10月09日 14:55

范式转移的随想(二)

范式转移的随想(二) 8.虚幻的自尊心,也是影响人们正确应对“范式转移”的一大障碍。被你一直不看好的某个新技术,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继续蓬勃生长。以前你看不上的猥琐小弟,突然发了,要超过你了。这时候,人的本能反应,是贬损,否定和拒绝面对现实,让自己脆弱的内心保持自欺自洽的状态,而白白错过有可能赶上趋势的大好机会.   9.这里面的惨痛教训, 可以参见我的老文章“ 我和苹果公司,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10.电影“低俗小说”(P...
阅读全文>>